楊樹在林業資源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大的,達到了96%,但是因為楊樹純林的比例大,結構脆弱,所以,楊樹林業有害生物所發生的面積和危害程度逐年攀升。楊小舟蛾發生面積占楊樹食葉害蟲發生量的90%,每年于4月上中旬出土,5月中下旬開始代幼蟲危害期,代受越冬代出土時間不一,氣溫低等影響,世代持續時間長,危害較輕。6月上中旬是二代幼蟲危害高峰期,一般年份,二代危害較輕,但今年受一代時期氣溫、降雨及營養充足等影響,二代幼蟲也不時出現大爆發呈現大發生現象。三代和四代是楊小舟蛾幼蟲一年危害高峰期,不采取防控措施,易出現暴發成災現象。
燈光誘殺害蟲是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誘殺的一種物理防治方法,是一項重要的生態農業技術。近年來使用較多的是太陽能殺蟲燈,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害蟲較強的趨光、波、色、味的特性,將光波設在特定的范圍內,近距離用光,遠距離用波,加以色和味引誘成蟲撲燈,燈上配有高壓電網或頻振高壓電網觸殺害蟲。據調查,在夏季害蟲發生高峰期,該燈可誘殺近100個科、1000多種害蟲,起到了很好的滅蟲作用。
太陽能殺蟲燈可誘殺農、林、果、蔬等有害昆蟲近1300種。在果園中應用能誘殺金龜子、天牛、蠅類、蝽蟓、吸果夜蛾、潛葉蛾、小綠葉蟬、黑刺粉虱等以鱗翅目害蟲為主的50多種果樹害蟲。專殺成蟲,降低落卵率70%左右,可降低下代或下年蟲口基數。一盞太陽能殺蟲燈就能有效的控制30-50畝的害蟲。對益蟲影響較小。太陽能殺蟲燈誘殺的對象主要是鱗翅目昆蟲,而益蟲多為非鱗翅目,誘殺的機率很低。經多點試驗誘殺益害比為1:100~148。集中連片效果好,太陽能殺蟲燈集中、連片、連續使用會達到更佳的防治效果。掛燈通電即可見效。天黑自動開燈,天亮自動關燈,晚上下雨可自動關燈,雨停后又自動開燈。太陽能殺蟲燈一般可使用5年,每天用電約0.3度,電費不到0.2元。收集蟲體可以喂家禽和魚,每斤價值2元,在魚塘和家禽養殖場附近大面積應用,更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。維護生態平衡。使用太陽能殺蟲燈,可大大節約農藥投入,減輕農民勞動強度,減少環境污染,有效保護害蟲天敵,對人、畜安全,因而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。